查看原文
其他

健康丨中药煎煮有讲究,常见的三大错误方式严重可致毒副作用!


点击“重庆药品监管” 可以订阅哦!



一些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,平时习惯通过服用中药治疗疾病,如今很多医院都可以为患者代煎中药,然而有不少患者、特别是老年人还是喜欢自己煎煮中药。


Q

下面这些错误你犯过么?

错误一:

由于家里没有煎煮中药的器具,有人会选择用铁锅等金属器具煎煮中药;

错误二:

有不少人从医院或药店买来中药饮片后,嫌“脏”,为了除去上面的污垢、尘土等物,在煎煮之前会反复用水淘洗;

错误三:

多数人以为中药煎煮越浓,煎煮时间越长,有效成分就越多。


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?

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

1

首先煎药器具的选用,以砂锅为好。此外,也可选用搪瓷锅、不锈钢锅或玻璃器皿。但是不能使用铁锅、黄铜锅、铝锅。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里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,使疗效降低,甚至产生毒副作用。



2其次,煎药的加水量在第一次煎煮时水超过药材表面3~5厘米,第二次煎煮时以超过药材表面3厘米为准。对于煎药的温度,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强火(武火),至煮沸后再改用弱火(文火),保持在微沸状态,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。


3同时,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而定,一般汤剂煎煮2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%左右,所以煎药的次数以2次或3次为宜。一般中药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~30分钟,第二煎30~40 分钟。


煎药的注意事项

一般药物可同时入煎,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、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,所需煎煮时间不同。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,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,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会发生变化。


先煎

入汤剂时,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应先煎一定时间后,再加入其余药物同煎。

后下

含挥发性有效成分,久煎易挥发失效的药物,或有效成分不耐煎煮,久煎容易破坏的药,入汤剂时,宜后下微煎。还有的不必入煎(如大黄、番泻叶用于泻下通便)。


包煎

有些中药有毛可能对咽喉有刺激性,有些细小、质轻的中药如蒲黄等容易漂浮在水面不便煎煮,有些含淀粉、黏液质较多的中药直接入水煎煮易糊锅(如车前子),这些中药入汤剂时都应用纱布包裹煎煮。


另煎

部分贵重药材与他药同用时,入汤剂时宜另煎取汁,再与其他的煎液兑服,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的药渣吸附,造成贵重药材的浪费。


烊化

胶类药材(如阿胶等)与他药同煎,容易粘锅、熬焦或粘附于其他药渣上。既造成浪费又影响其他药材有效成分的溶出,因此应单独烊化(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加热融化)兑服。


冲服

入水即化的药(如芒硝等)、液体类药(如蜂蜜、饴糖等)及羚羊角、沉香等加水磨取的药汁,不宜入煎,应直接用开水或药汁冲服。



同时,拿到药材后不必过度清洗,但在煎药前要加以浸泡,加冷水漫过药面,一般浸泡30 分钟左右即可,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、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。花、草、叶宜浸泡20 分钟;根茎、种子、果实及矿石、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~60 分钟,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好。



END


▼往期精彩回顾▼咽喉不适就含西瓜霜?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!总是汗流浃背?可能是身体在报警每个药有不同脾气,"服药十二时辰"你可知道?



文章转载自“浙江药闻”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